拾穗雜記Things to Remember

Wednesday, August 23, 2006

銀川永續農場

中國時報‧E2/魅力周報‧2006/08/23
發現優質好米 每一粒米都有一段動人的故事
【陳盈珊/專題報導】
「鋤禾日當午,汗滴禾下土…」在農業科技發達的今日,這樣的辛勤耕作彷彿已是前塵舊事,然而,在台灣東岸的花東縱谷、海岸線上,依然有著一小群人,堅持著自然農法,守著小小的一方田,真心誠意地培育出「好吃的米」。   他們的認真,感動了愈來愈多的人,有人將他們充滿自然美味的好米,鄭重地包裝美麗的商品努力行銷,有人以大口吃米的實際行動支持他們,自家嘗到了新鮮風味,還要再買來與親朋好友分享。於是,這些勤懇的農民,有了專注耕作的動力......。

銀灑羅山育優穀
川流富里成良米

銀川米--台灣第一包有身分證的米
  在花東縱谷好山好水間,以有機方式培育而出的銀川米,是台灣第一包有身分證的米,從包裝上的生產者編碼,可以回溯這包銀川米的生產履歷,清楚記錄它生長的過程,對於它的香Q更多出一分安心。有機栽培除了讓人吃出健康,更學習到對大地生命的尊重,一種與大自然、生態相處的智慧。
  超市架上 新貴搶手貨
  懷著「種快樂的水稻」理念的銀川永續農場場長賴兆炫,剛出任農委會「漂鳥計畫」代言人,以他農經碩士選擇返鄉種田的成功經驗,號召更多青年農夫返鄉。10年前,台灣人對於有機米的認識相當有限,父親對於碩士兒子竟然要回家種田相當不諒解,但是,堅持著夢想的他,讓銀川米從自家的3公頃到如今160公頃的規模,也讓銀川米成為超市架上的新貴搶手貨。
  賴兆炫與他的妻子梁美智是中興農業經濟系所的同班同學,畢業後,一個進入大公司擔任大宗物資採購、一個考上公務員,工作忙碌而穩定,然而,出身花蓮富里農家的賴兆炫,骨子裡終究是個熱愛那塊土地的農村子弟,十年前一次返鄉度假,喚醒了他對田園的熱情,他決定帶著農業新知毅然回到故鄉發展有機農業。
  碩士農夫 愈挫愈勇
  最初的辛苦如今回首宛如一場夢,一開始,梁美智認為種田只是先生的興趣,並不看好這份事業,生長在彰化田尾花農家的梁美智坦言,雖然都是務農,但是東岸的農民真的是貧農,她不敢想像賴兆炫可以將種稻發展成事業;然而,3年下來,賴兆炫愈挫愈勇的精神感動了她,「不得不幫」,便辭職回家真正夫唱婦隨了起來。
  一開始,賴兆炫便非常清楚只有種有機米才有機會,也才對得起生養我們的大地。不過,有機種植對於農民來說等於走回頭路,最原始的種法費時費工,嚇跑了不少人。然而,賴兆炫從自家的1公頃開始示範,光是灑有機肥就花了他與父母親3人共3天的時間,而一般化學肥料只需要2小時!但是,頂著「碩士農夫」的光環、懷抱著一個清晰的夢想,賴兆炫就這麼咬牙堅持下來。
有機概念 種出快樂的水稻
  如此的打拼,加上不斷的嘗試,讓銀川有機米活了起來,銷售數量年年倍增,而農民見到如此的發展,參與有機栽培的意願大增,紛紛選擇同一區域有概念的農民一起奮鬥。如今,銀川有機米的栽種面積高達160公頃,並順利取得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的認證;除了漸漸在超市、量販打出名號,下一步,銀川米計畫出口。
  賴兆炫說,這10年來的奮鬥可以分為三部曲,從最初尋找技術、替代農藥,到回歸植株的強健性,也就是種「快樂的水稻」,而不是太漂亮的水稻;最後學會了人不該干預環境,生物的食物鏈有著自然平衡的力量。最近這3、4年,種銀川米的農民們懂得了「無為」才是不二法門,不能只看到害蟲而忽略了益蟲,漸漸地,種田的心也慈悲起來。
  推廣永續農場 保護生態
  在他的水田中,植株稀疏通風,看似枯黃,但稻梗直挺強健,不僅生態豐富,穀子也特別充實甜美。
  最讓懂得吃米的人傾心的,是每年2次的「鮮米急送」,早上收割的稻米,下午烘乾,第2天上午碾米,下午宅配就來收取,第3天就帶著花東縱谷烈日暖香送到家中。不過,由於一切需要人工,又要把握時間,一次只能供應250份4公斤裝的鮮米,6月錯過了,下一回11月請早!   賴兆炫相信,自己選了一個對的方法、一個對的事業,他說,最主要在於對生態的貢獻,160公頃的水田,如果要灑農藥,1年就要128 0瓶,而這些農藥最後都流入河川,對環境破壞不言可喻;既然是對的模式,銀川永續農場自然還要繼續推廣,目標是「功德較大」的水源區300公頃農田,如此一來,光是河川裡的溪蝦就不知能有多少倖免於難!

0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

<< Home